跳至內容

露台的去水渠管徑(管道直徑)如果設計得過小,無法應對大量雨水的快速排放,尤其在暴雨或颱風期間,雨量激增,細小的去水渠難以迅速將水流排出,導致積水甚至水浸。
例如,在短時間內降下大量雨水時,細小的管道可能因為流量不足而形成「瓶頸」,水流無法順暢通過。

露台積水可能滲入室內,損壞地板、牆壁或家具。
長期積水可能導致露台地面或結構受損,例如瓷磚脫落或混凝土滲水。
若水流無法排出,還可能漏出到鄰近單位引發不必要糾紛。

在設計或翻新露台時,應確保去水渠的管徑符合建築標準,能應對當地常見的降雨量(例如天文台的暴雨標準)。
增加排水口:若管徑無法更換,可考慮增設額外的排水口,分擔水流壓力。
定期檢查:確保管道無其他結構性問題,如彎位過多或傾斜度不足,影響排水效率。

去水渠堵塞是露台水浸的另一主要原因,尤其在颱風或暴雨期間,強風容易將樹葉、塵土、塑膠袋或其他雜物吹到露台上。這些雜物隨雨水流入去水渠,堵塞管道,阻礙水流。
例如樹葉可能堆積在排水口導致淤塞;細小的沙塵或泥土則可能隨時間積聚在管道內,逐漸縮窄水流通道。
堵塞導致雨水無法順利排出,積聚在露台上,形成水浸。
長期堵塞可能導致管道內部腐蝕或滋生細菌,影響衛生。
若雜物長期積聚,可能需要專業清渠服務,增加維修成本。

安裝過濾網:在去水渠入口安裝金屬或塑膠過濾網,阻止大型雜物進入管道。
定期清理:在颱風季節前後,檢查並清理露台上的樹葉、垃圾等,確保排水口暢通。
暴雨後檢查:在強降雨後,立即檢查去水渠是否有堵塞跡象,如水流緩慢或積水。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設有隔氣位的去水渠:
什麼是隔氣位?

隔氣位(U型管或存水彎)是一種管道設計,通過儲存一定量的水形成水封,防止下水道氣味或害蟲進入露台或室內。
為何容易淤塞?
隔氣位的U型結構容易積聚雜物,例如樹葉、泥沙等,這些雜物可能卡在彎位,阻礙水流。
由於隔氣位通常位於管道內部,清潔難度較高,一旦堵塞,可能需要專業工具或拆卸管道清理。
定期檢查隔氣位,確保無大量雜物積聚。
在設計時選擇較大直徑的隔氣位管道,減少淤塞風險。
可考慮安裝可拆卸的隔氣位,便於清潔。
無隔氣位的去水渠設計較簡單,通常直接將水排出,但若排水裝置(排水口)不是位於露台地面的最低點,而是在邊位(例如靠近牆邊),則更容易因雜物堵塞而引發水浸。
邊位排水口的問題在於,當有少量雜物(如樹葉或沙塵)覆蓋排水口時,水流會被阻擋,無法順利進入管道,導致積水。
重新設計排水口位置,優先選擇露台最低點作為排水口,確保水流自然匯聚。
若無法更改位置,確保露台地面有足夠的傾斜度,引導水流至排水口。
在邊位排水口加裝過濾網,減少雜物進入的機會。

露台使用習慣:
若露台用作放置植物、花盆或其他物品,這些物件可能在強風中移位,堵塞排水口。
建議固定露台上的物品,或在暴雨前將其移至室內。
建築設計問題:
部分舊式建築的露台排水系統設計較落後,例如管道數量不足或傾斜度不夠,容易導致排水不暢。
若問題頻繁發生,建議聘請專業工程公司評估露台排水系統,進行改良。

露台去水渠淤塞的兩大主要原因是管徑過小和管道堵塞,而去水渠的設計(如設有隔氣位或排水口位置)會進一步影響淤塞的風險。為避免水浸,業主應定期檢查和清理露台排水系統,安裝過濾網,並確保排水設計合理。在颱風或暴雨季節來臨前,提前做好準備尤為重要。若問題持續,建議尋求專業人士協助,檢查管道結構並進行必要維修或升級。